当前位置:首页>妇科>经期保养

经前期综合征

来源:温州百佳东方妇产医院    更新时间:2008-05-29    阅读量: 在线提问

疾病概述
  育龄妇女在应届月经前7~14天(即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),反复出现一系列精神、行为及体质等方面的症状,月经来潮后症状迅即消失。由于本病的精神、情绪障碍更为突出,以往曾命名为“经前紧张症”、“经前期紧张综合征”。近年认为本病症状波及范围广泛,除精神神经症状外还涉及几个互不相联的器官、系统,包括多种多样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症状,故总称为“经前期综合征(PMS)。
症状:
    疲劳乏力(反应淡漠)、易激动、腹胀气及四肢发胀、焦虑/紧张、乳房胀痛、情绪不稳定、抑郁、渴求某种食物、痤疮、食欲增加、过度敏感、水肿、烦躁易怒、易哭、喜离群独处、头痛、健忘、胃肠道症状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潮热、心悸及眩晕等。

疾病描述
  经前期综合征(PMS)是指妇女反复在黄体期周期性出现躯体、精神以及行为方面改变,严重者影响生活质量,月经来潮后,症状自然消失。发生率为30%—40%,严重者占5%-10%。

症状体征
  为周期性发生的系列异常征象。多见于25-45岁妇女,常因家庭不和睦或工作紧张激发。症状出现于月经前1-2周,月经来潮后迅速明显减轻至消失。主要症状可归纳为3类:
  ①躯体症状:表现为头痛、乳房胀痛、腹部胀满、肢体浮肿、体重增加、运动协调功能减退;
  ②精神症状:激怒、焦虑、抑郁、情绪不稳定、疲乏以及饮食、睡眠、性欲改变;
  ③行为改变:思想不集中、工作效率低、意外事故倾向,易有犯罪行为或自杀意图。

疾病病因
  其病因不明,可能由于卵巢激素、中枢神经传递和自主神经系统失调综合作用引起。黄体期孕激素不足,雌、孕激素比例失调不仅对子宫内膜的正常发育有影响,而且可影响身体内神经逆质如儿茶酚胺系统,神经介质如内阿片肽系统等的调节,导致血管紧张素、醛固酮、血泌乳素等分泌失常而引起的一系列精神、神经、血管、内分泌系统的紊乱而出现各有关症状。
    1.雌、孕激素比例失调 由于孕激素水平不足,雌激素水平相对过高引起,也可能由于组织对孕激素敏感性失常所致。孕激素促进远端肾小管钠和水的排泄,雌激素则通过肾素-血管紧张素Ⅱ—醛固酮系统使水钠潴留,从而出现体重增加等征象。
  2.神经类阿片肽异常 研究证明神经类阿片肽随月经周期而变化,PMS妇女在黄体后期循环中类阿片肽浓度异常下降,表现内源性类阿片肽撤退症状,影响精神、神经及行为方面的变化,从而引起PMS。
  3.精神因素 与PMS的严重程度有动态关系。部分患者精神症状突出,且情绪紧张时常使原有症状加重。

治疗方案
  1.精神治疗 首先应予心理安慰与疏导,使精神松弛,重新控制生活。适当应用镇静剂解除忧虑,如在黄体后期口服艾司唑仑(舒乐安定)1mg,每日2次;或苯巴比妥0.03g,每日3次。
  2.氟西汀是一种抗抑郁药,可选择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,-羟色胺的再摄取。剂量20mg,每日1-2次口服,于黄体期用药,不超过3个周期。可明显缓解精神症状及行为改变,但对躯体症状疗效不佳。
  3.利尿剂 适用于月经前体重增加明显>1.5kg者。为解除PMS患者水钠潴留,月经周期后半期宜低盐饮食,口服螺内酯20mg,每日3次,因可拮抗醛固酮而利尿。
  4.激素治疗 可用孕激素作替代治疗。自周期第16日开始,每日口服甲羟孕酮6mg,共10日。
  5.溴隐亭治疗 对乳房胀痛伴高催乳激素血症者,在后半周期给予溴隐亭1.25-2.5mg口服,每日2次,可使90%患者的症状消失。
  6.维生素B6 可调节自主神经系统与下丘脑-垂体-卵巢轴的关系,还可抑制催乳激素的合成。每日口服100mg以改善症状,每日剂量超过500mg可致感觉神经障碍。

保健贴士
    本疾病*常见于30到40岁的育龄妇女,育龄妇女在应届月经前7~14天
    1、患者应限制食盐量,避免或减少咖啡因的摄入等。
    2、经期多喝水可以保持大便通畅,减少骨盆充血。
    3、在经期,由于常会感到腰痛、不思饮食,不妨多吃一些开胃的食物。
    4、喝点猪肝红枣粥、姜汁薏苡仁粥、黑木耳红枣粥及姜枣红糖水等,都能起到补血的作用。
    5、樱桃、南瓜、低脂牛奶、鸡肉等,也是女性经期很好的食品。
    6、强调体育锻炼、调整饮食结构、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自助疗法。
    7、应注意保持足够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,如维生素B6、维生素E;摄入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饮食可以改善经前期综合征的精神症状。

上一篇:没有了!
医生团队